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站仪后方交会是否准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全站仪后方交会是否准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全站仪测量时用后方交会准还是架点对视准?
后方交会法:主要用于在测量中,仪器无法在已知点上架设,而架设在任意地点完成设站。参与的已知点越多,设站精度越高。
通常来说后方交会对2个后视点角度有要求,否则可能误差较大。误差太大时得重来,跑镜的很累。施工中同一点(线)可能要反复放几次,(垫层上,承台上,上部结构上)。
而对于较大的区域,或者标志物较为稀少、难以准确测量的情况,后方交会则更为适合。具体来说,坐标定向是利用地面控制点,通过观测GPS或者全站仪等设备记录它们的坐标,进而确定待测点的空间位置。
后视的意义是定出方位角。后方交会的功能是,两个控制点之间互不通视,可以将仪器架设在两控制点之间,夹角在60~120度之间最好,利用后交算出测站点的坐标,便与放样。
2、全站仪后方交汇有什么弊病?
后方交汇的后视点与测站夹角最好在90度,后方交汇自身误差比测量放样误差大。因为后方交汇是由已知后视的两个距离和角度反算自己的位置。测量过程精度精准一点,误差可以不计。测量坐标计算可以使用手机软件计算。
另外,后方交会经常会出现较大误差。如果只有两个点,是很难进行误差发现的,因为没法出现多余观测。如果假定其中一个点准确,另一个点就需要调整,整个建筑物所在区域就是一个相对来说独立的坐标系统了,这样后患无穷。
确认坐标是否正确,其次就是夹角问题,是否接近成直线。应调整全站仪的位置,原则是:全站仪到两个测量点间的夹角不能小于30°或大于120°,全站仪到两个测量点的距离不能是一边短一边长,最好是等边。
两站后方计算左边偏差在几个毫以内,放样出来的点偏差达到45公分,后视长度控制在200到250米之间,后方交会是否能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计算坐标偏差几个毫以内。
首先你要明白:后方交会是有些限制条件的,比如角度不能小于30°或大于150°,照准的两个后视点变长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后交的几何图形太差,测量计算就不可能那么准了。
3、全站仪后方交会点位中误差一般能达到多少
两站后方计算左边偏差在几个毫以内,放样出来的点偏差达到45公分,后视长度控制在200到250米之间,后方交会是否能出现这么大的误差计算坐标偏差几个毫以内。
后视3厘米的误差允许值。测量方法:将全站仪仪器放置于架头上,与架头保持水平,然后旋紧连接螺旋。做好对中工作,通过脚架移动、脚螺旋的旋转让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在进行后方交会时,建议将坐标偏差控制在以下范围内:对于GPS测量,建议控制在10厘米以内;对于全站仪测量,建议控制在5毫米以内;对于激光扫描仪测量,建议控制在1毫米以内。当然,这些数值并不是绝对的。
不管前方交会还是后方交汇,误差恐怕都不止一两毫米,一般会在5mm左右。这个误差设计没必要设为0,这个是不可能的。如果路的话这个精度够了。如果桥的话,这个精度差点。
此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 5mm ,取 e1=5mm , e2 取全站仪在测图中的照准待测点的偏差。
关于全站仪后方交会是否准确和全站仪后方交会算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全站仪后方交会是否准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全站仪后方交会算法、全站仪后方交会是否准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